鍛鍊大腦力: 神經回饋注意力訓練

賴怡臻 臨床心理師/山曉心理治療所

  

思緒總是不知不覺飄走,回過神來已經錯過許多重要訊息?

明明想要認真,卻很難好好專心在同一件事情上面?

注意力困難的經驗,無論發生在兒童、青少年或成人身上,都時常為學業/工作表現或日常生活帶來惱人的影響。

當無法專心的時候、大腦會呈現什麼狀態呢?讓我們從「腦波」的角度來探索一二。

「腦波」是大腦神經細胞運作時所產生的電波,這些電波代表了大腦的活動訊息,與我們每分每秒的專注、記憶、思考、情緒、知覺及睡眠皆有關聯。依照不同的頻率,腦波可分類為數種波形,每種波形反映了人類不同的意識狀態和功能層面。

根據科學研究顯示,相較於ㄧ般人的腦波,注意力不足過動者之Theta波(與冥想、做夢、睡眠有關)明顯偏高、Beta波(與清醒、專注、思考、處理外界訊息有關)明顯偏低。


假如生活中經常苦惱於注意力難以集中,或者腦波評估結果呈現注意力不足傾向,該怎麼辦?

好消息是,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具有「神經可塑性」!能夠藉由「神經回饋注意力訓練」此種介入模式的重複學習,來訓練腦波與增強大腦注意力功能。

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「神經回饋注意力訓練」到底是什麼吧!

─適合對象:

想增進注意力功能表現的兒童、青少年及成人。

─改善原理:

與注意力不足過動者的腦波狀態相反,目標在於學習激發Beta波、抑制Theta波。

─進行方式:

使用非侵入性的腦波感測器,由頭皮接收大腦電波訊號,透過儀器分析轉換、將腦波以影像或聲音的方式呈現在電腦螢幕。當腦波的變化符合專心狀態,螢幕畫面就會動起來並伴隨趣味音樂,反之影音靜止。經由影音的即時回饋,主動學習覺察和調控自己的注意力狀態。

─療程時間與次數:

改變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,理想的神經回饋訓練療程建議為20-40次,一週進行1-3次,每次療程包含訓練和討論說明約50分鐘。實際執行次數與頻率可與心理師討論,擬定個別化的治療計畫。

─特殊優勢:

相較傳統注意力不足過動治療模式,神經回饋訓練同時整合了生理治療和心理治療的效果。

在生理方面,與藥物同樣也是針對生理機制進行介入,但由於採取非侵入性方式執行、比起藥物有較少的副作用。

在心理方面,訓練過程中,心理師除了會持續與您討論腦波訓練的策略,也會搭配認知行為介入、協助您發展提升日常生活專注力表現的技巧。

數十年來諸多實證研究皆證明,神經回饋訓練在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者之注意力表現上,有顯著的療效,甚至直到一年後追蹤、這些改善效果都能持續維持。

此外,神經回饋訓練不僅應用於臨床疾患,也適用於想要更加增強專注力和學習效率的一般人喔!

參考資料:

Barry, R.J., Clarke, A.R., Johnstone, S.J. (2003). A review of electrophysiology in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: I.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phy.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, 114, 171-183.

Van Doren, J., Arns, M., Heinrich, H., Vollebregt, M. A., Strehl, U., & K. Loo, S. Sustained effects of neurofeedback in ADHD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(2019). European child & adolescent psychiatry, 28(3), 293-305.

圖/文:Pexels、Flaticon 

  #賴怡臻臨床心理師

 #山曉心理治療所 

 🏠 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-8 

📍 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

☎️  0978-150-785

#注意力不足 #過動 #神經回饋 #注意力訓練

更多心理衛教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