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壓力,好大呀

圖/文 : 洪子琁臨床心理師/山曉心理治療所
六月七月的時候,是期末考、畢業、國考的季節。
對許多人而言,自己的人生即將發生轉變。也因為面對轉變,很容易感受到龐大的壓力。
如果有一件事情,會大幅度地改變我們的生活,不論它是正面或負面的,都很容易成為壓力來源。
在「社會再適應量表」(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, SRRS)的研究中,研究者試著將生活壓力量化,來測量不同生活事件對個體造成的壓力大小。
最後發現,人生的前十大壓力事件分別為:喪偶(100),離婚(73),分居(65),服刑(63),親友過世(63),傷病(53),結婚(50),被解僱(47),婚姻復合(45),退休(45)。
有些事情明顯是負面的,但也有些事情看似正面,卻會造成我們龐大的壓力。

當我們感受到壓力的時候,生理和心理狀態都會改變。
生理上,我們可能會感受到心跳加快、流汗增加、肌肉緊張、呼吸變快、失眠、消化不良。心理上,我們可能會感受到害怕、焦慮、易怒。
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我們在準備因應壓力。
我們在因應壓力時,會有三個階段的轉變。第一階段是警覺期(alarm stage),那時我們感受到有壓力存在,並準備要因應。第二階段是抵抗期(resistance stage),那時我們努力適應壓力,追求最佳表現。第三階段是疲憊期(exhaustion stage),那時我們因為因應壓力太久,而感到疲憊耗竭。

有壓力不全然是件壞事,有時候適量的壓力反而有助於提升表現。但在壓力過大的時候,就容易進入疲憊期而影響身心狀態。
我們可以選擇用不同的方法來面對壓力。培養運動習慣、讓自己好好放假、從事休閒娛樂、做放鬆訓練、練習正念技巧,都是常見且實用的方法。
不過,紓壓技巧有非常多種,只要那個方法對你有效,而且沒有太多副作用,就是個好方法喔。
參考資料:
Holmes, T. H., & Rahe, R. H. (1967).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.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.
Selye, H. (1946). 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and the diseases of adaptation.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, 6(2), 117-230.
圖片來源:flaticon、wikipedia